北京时间7月2日,CBA官方公布了2025-2026赛季的球员选秀、工资帽、聘用及交易管理规定,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。尤其是关于旅外球员回归CBA联赛的签约问题,成为了外界热议的焦点。
过去的例子如周琦,这位从NBA回归的中国球员,在多方面的考量下,最初并未选择回到新疆男篮,而是与辽宁队达成合作。然而,当这一合作计划向中国篮协备案时,却被驳回。最终,周琦还是回到了新疆男篮,履行完剩余合同。这其中的原因,与新推行的工资帽制度不无关系。由于工资帽的限制,周琦与新疆男篮未能顺利续约,直到两年后,通过广东与新疆的交易,周琦的问题才得以解决。这一连串的事件,也标志着CBA工资帽制度的正式确立。
具体规定如下:对于旅外球员,其母队在开具澄清信后,将保留其在CBA联赛的独家签约权。而那些前往境外联赛的球员,在回归后签署的新合同,需按照境外顶级联赛或非顶级联赛的相关规定进行。若母队放弃行使独家签约权及匹配权,则可按规定收取培养费。
以今年通过选秀前往NBA打球的杨瀚森为例,作为青岛男篮青训体系培养出的球员,他的母队青岛队将保留他在CBA的独家签约权。而与周琦的情况相比,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。周琦虽然也具有进入CBA的资格,但在当初并未受到工资帽等规则的限制,其选择更加自由。然而,当工资帽推行时,像周琦这样具有较高身价的球员,面临着合同薪资的大幅调整,这也可能是他短时间内难以接受的原因之一。
回顾周琦的历程,他在年满18岁后具备进入CBA的资格,当时辽宁和新疆两家俱乐部就其签约权展开竞争。由于新疆开出的条件更为优厚,周琦最终选择了加盟新疆男篮。然而,这并不代表所有球员都能如此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去向。随着CBA工资帽等规定的实施,球员的流动将受到更多限制和规定,这也将是对球员和俱乐部双方的一次重大考验。